总流程(总览)
1. 原料前处理
• 烘干:原料、罐/球 120–150°真空或烘箱≥12h。
• 环境:对湿敏(尤其硫化物/卤化物)全流程在Ar手套箱(H₂O/O₂ <10 ppm)完成称量、装罐、取样与组装。
2. 机械混合 / 机械化学(在 PULVERIZER 80高能球磨机中完成)
• 罐材/球材:ZrO₂ 常用;不锈钢/WC 需评估金属/WC污染。
• 装料:45 mL 罐常见8–25 g;球料比 BPR 10–35:1(随体系调整)。
• 球径:以 5 mm 为主,配3/10 mm做级配。
• 时序:程序化间歇(例:10’研磨/5’停),控温升与结块。
• 能量:主盘≤约800rpm、罐≤约1600rpm作为上限守则,逐步摸索到目标相。
3. 成形与致密化
• 冷压 200-400MPa 得绿胚;需要时热压/SPS提高相对密度(研究级≥90%,器件评估≥95%)。
4. 热处理(配方相关)
• 氧化物/卤化物多需300–1230°不等的退火/烧结;硫化物多为低温活化或不退火。
5. 组装与表征
• 在手套箱贴电极、装夹具;EIS 测 σ_ion(室温→升温)、直流极化、LSV;XRD/拉曼确证相;SEM/压汞看孔隙。
四条典型路线(起始参数)
A. 硫化物(例:Li₆PS₅Cl)
• 配比:Li₂S、P₂S₅、LiCl 计量,Li₂S 微过量抑副相。
• 研磨:45 mL ZrO₂ 罐;BPR 25–35:1;10’/5’ 间歇累计2–8 h起步,可视XRD/拉曼延长至 20 h。可少量工艺助剂(如正己烷)减少结块。
• 可选退火:200–500 °C 2–8 h(密闭,注意 H₂S安全),冷却后短时复磨活化界面。
• 压片/致密:φ10–13mm,冷压 200-400MPa;可热压/SPS。
• 安全:全程手套箱;通风柜设碱液吸收与 H₂S 检测贴。
B. 氧化物(例:Al 掺杂 LLZO)
• 混料球磨:1–3 h 均化(BPR 10–25:1;5–10 mm 球)。Li₂CO₃ 过量 5–10% 补偿挥发。
• 预烧:900–1000 °C 4–12 h → 破碎 → 二次短磨去团聚。
• 成形/烧结:冷压 200–300 MPa;1100–1230 °C 2–12 h,母粉包埋 + Al₂O₃ setter 抑 Li 挥发。
C. 卤化物(例:Li₃YCl₆ / Li₃InCl₆)
• 机械化学:BPR 25–35:1,5–15 h 间歇研磨,严格控湿。
• 低温退火:300–600 °C 2–6 h 晶化(密闭坩埚),必要时复磨解团聚。
• 压片/致密:冷压/热压;装配全程手套箱。
D. 聚合物-无机复合(例:PEO+LiTFSI+LLZO 纳米)
• 预干:PEO/盐 60 °C,陶瓷填料 120 °C。
• 低速分散:以 3 mm 小球、低–中速 0.5–2 h;或先湿法分散后浇铸成膜。
• 热压:40–80 °C 致密,避免晶化条纹。
质控与放行(建议线)
• XRD:主相 >95%(峰面积)。
• EIS:硫化物室温 10⁻³–10⁻² S·cm⁻¹ 为常见量级;其他体系按配方。
• 密度:相对密度 ≥90%(研究级)/ ≥95%(器件)。
• 含水:库仑法(卡尔费休)硫化物批 <50 ppm;氧化物/卤化物 <200ppm。
安全与设备细节(要点)
• 交叉污染:每批后乙醇/IPA+超声清洗,空转 10 min干燥。
• 选材:ZrO₂ 常规优先;如追求极限能量可用不锈钢/WC,但需评估杂质引入。
• 温升:程序化间歇+总时间上限;必要时衬垫散热。
• 设备:在 PULVERIZER 80 双罐高能球磨机完成关键研磨(45ml密封氧化锆罐,主盘≈800rpm、罐≈1600rpm间隙研磨)。